近日,蛟河市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原告孙某与被告王某之间的劳务费纠纷案件,双方达成一致,约定孙某应向王某支付劳务费共计6000元。然而,调解协议生效后,被告王某却未按约履行其义务,孙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多次尝试寻找并联系被执行人王某,遗憾的是,始终未能发现其行踪。面对执行难题,执行干警迅速启动线上网络查控机制,经过细致排查,发现王某在多家银行开设了存款账户,但各账户余额均较为零散,最高不过五六百元,最低仅有一二百元,分散于11家银行之中。尽管单笔金额微小,但这些账户余额总和恰好能够覆盖案件标的额。
然而,挑战接踵而至,这11家银行中有7家属于地方银行,其系统并不支持线上直接扣划操作。面对这一复杂情况,执行法官团队秉持着“钱多钱少皆是财”的务实态度,决定采取灵活的执行策略。他们精心部署,将执行干警分为三组,分别前往这7家地方银行,逐一办理线下扣划手续,将每一笔小额存款精准汇集至法院指定账户,最终凑齐了6000元执行款,并立即将其发放给了申请执行人孙某。
蛟河市人民法院坚持“小案不小办”工作理念,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负责。法院将继续秉持这一理念,不畏艰辛,不惧繁琐,努力确保每一件司法案件都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