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我的垄去哪了?
发布时间:2023-08-17 10:10:21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我的垄少了一根,邻居家们的却多了,他们多种我的地好几年了还不承认,法官,你快给我评评理!”一位老大爷激动的拉着法官的手说道。近日,蛟河法院天岗法庭来到辖区某村,调解一起屯邻之间因“一根垄”引发的纠纷。
天岗法庭庭长受理此案后,考虑到双方是同村的邻里乡亲关系,为了不伤及几家情谊,秉着“调解优先、以调促和”的原则,天岗法庭充分发挥诉源治理一线的优势,运用“法庭+司法所+村委会”三调联动模式,组织双方当事人共同进行调解。
东侧邻居王某说道:“我多出来的垄是因为前年改种黄豆,自己分出来的,我可没种他的地。”西侧邻居李某说道:“我们两家的地中间有石头做记号,我从来没越过界。”几人各执一词,一时僵持不下。通过当事人和村干部对事件起因经过的描述,办案法官心中有了数。原来,邻居三家的地挨在一起,主诉大爷的地位于中间,农村种地打垄顺序的规矩是上翻一年,下翻一年。但是几年前,村里发现因为地势、种地习惯等多种原因,导致耕种土地整体平移,长期下去会导致边缘地块面积变小,故经过村委会讨论决定打垄顺序变为上翻两年,下翻一年。邻居王某认为这样做违背了种地的规矩,便没有按照村里的决定打垄,还是上翻一年,下翻一年,这样一上一下之后,导致老大爷的一根垄“不翼而飞”。
办案法官以维系乡情乡谊、化解矛盾纠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向当事人耐心说明司法程序的时间成本、诉讼成本及土地测绘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另一方面向当事人讲政策、说情理、摆事实、举案例,劝解双方冷静对待、换位思考。经过办案法官、司法所及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多方努力下,双方当事人均心悦诚服,决定各退一步,王某赠送老大爷一根垄,从明年开始,以石为界继续耕种。至此,该起纠纷就此了结。近年来,蛟河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此案中的“一根垄”土地权属纠纷成功化解,便是蛟河法院实现矛盾纠纷前端化解的一个缩影。在今后工作中,蛟河法院将继续发挥人民法庭贴近群众的优势,不断深入基层、准确把握群众诉求、积极倾听群众呼声,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司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强、幸福感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不断提升司法为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