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办不成事”窗口,办得成事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1-09-26 08:41:36 打印 字号: | |

“办不成事”窗口,就是要办真事,真办事!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蛟河法院特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群众在法院办事的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到该窗口反映。

一、办不成事窗口—疏通百姓“难点堵点”的“出路口”

自设立该窗口以来,5月21日,蛟河法院便接待了第一位特殊群众。该名群众系残疾人并且是低保户,因其名下财产被冻结而导致其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特来院申请执行异议。该名群众对于执行异议申请书的格式及书写方式都不了解,书写困难,且无能力支付找律师代写的费用,便来到了本院“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向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反映此事,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向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海军汇报了此事,张海军立即安排专人,通过当事人口述工作人员书写记录的方式引导该名群众进行执行立案。事情办妥后,该名群众表示“蛟河法院真的是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法院,衷心感谢蛟河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

 

二、办不成事窗口—连接百姓“家门口”的“立案厅”

当蛟河法院“办不成事”窗口在蛟河百姓中广泛传播后,蛟河法院“办不成事”窗口就收到反映自己是残疾人想立案却因为家离法院远,且立案人员众多,难以在短时间完成往返的群众电话,“办不成事”窗口接到电话后立即告知其法院工作人员可以上门立案,这位残疾人在了解“办不成事”窗口情况后,坚持要亲自到法院感受一下“办的成事”的窗口,工作人员及时把情况反映给负责人张海军,张法官带领工作人员将其接到法院,并安排涉老弱病残特需窗口优先立案,事后其家属表示:“太感动了,今天法院的实际行动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他们为人民服务闪光身影”

三、办不成事窗口—解决百姓“疑难杂症”的“忘忧铺”

蛟河市人民法院以“我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法律咨询窗口,进行诉前释明,防止盲目诉讼,立案法官进行现场答疑、咨询接待,引导当事人正确行驶诉讼权利,合事议事接待口头答疑释法500余人,有效避免诉讼的盲目性;设立涉老、弱、病、残、农、军、民营企业登记立案绿色通道,为特殊群体提供更人性化的诉讼服务;涉及民营企业及农民工工资等民生案件,实现优先立案、优先排期、优先分流与办理,大力推进跨域立案工作,实现就近立案,少跑快立等诉讼服务措施;尤其“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截止目前我院共计接待来院反映办不成事群众39名,蛟河法院将继续全面接收人民群众反馈针对立案、审判等诉讼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归纳相关问题,督促相关部门整改,最大限度提高办事效率,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出现,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蛟河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