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巾帼芳华点亮司法工作的柔情
——记蛟河市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团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8-19 09:15:33 打印 字号: | |

在大多数人眼中,法院是庄重、严肃的地方,法官威严、法庭神圣,然而在这庄严的背后,还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是司法柔情的象征,是人民群众的儿女,她们用“柔性调和”代替“刚性审判”,用女性特有的温柔细心化解诉讼为当事人带来的二次伤害。她们,就是蛟河市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团队。

这是一支专门审理家事案件的审判队伍,由7名女法官组成,她们是父母的女儿,是妻子,是母亲,她们更具耐心,更有柔情,她们以自己的方式践行着法官的责任和使命。

一、她们,是铁骨柔情的法官妈妈。

谭宏法官,是蛟河市人民法院分管刑事审判工作的副院长,负责办理一些社会影响较大、情节较为恶劣严重的刑事案件,每天面对的是车祸现场的惨烈图片或是罪大恶极的被告人,这样一名刚强的女法官,也是蛟河市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团队的负责人,有着柔情担当的一面。在其审理被告人刘某某非法制造爆炸物一案中,了解到被告与刚上初二的女儿小刘一同居住,刘某某被收监执行刑罚后,其女儿无人照料,她不断奔波于学校、社区、民政部门之间,为小刘解决了上学、住宿、抚养问题,并发动捐款、捐物,解决小刘生活上的燃眉之急,被小刘亲切的称为“法官妈妈”。

二、她们,是身负国徽的奔波者。

有时你会看见这样奇特的景色,一群背着国徽的人行走在乡间小路上,不用怀疑,你看到的就是她们——蛟河市法院的家事审判法官们。2018年4月26日,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吴庆莹法官同助理前往蛟河市天岗镇某村巡回审判,为路途遥远、行动不便的当事人送去法律服务。她们不怕初春的严寒,也不怕路途的坎坷,她们经常背着国徽奔波于各个村落,她们心中有温暖的火焰,因为她们曾对着国徽宣誓,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三、她们,是保障人民权益的行动者。

2008年,18岁的房某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伤,多年来陆续治疗,然而病情时好时坏,甚至已无法正确表达自身意愿,无法自行主张权利。房某母亲任某通过特别程序申请宣告房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定其父亲房某某为为监护人,因任某突然患病住院治疗,病情严重无法到法院开庭,办案法官曹媛媛特将庭审搬到意愿病房,审理了这起通过特别程序起诉的案件,切实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四、她们,是挽救破碎家庭的黏合剂。

蛟河市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团队成立三年来,共办结家事案件1312件,下发人身安全保护令7件,给予双方冷静期16件,下发家事调查函63件,无一发改案件,无一上访案件。对于当事人来说,对簿公堂,将夫妻双方支离破碎的感情与法律联系起来,既羞于启齿又难以接受,尤其是对孩子来说,看到父母为了争夺抚养权或是逃避抚养费恶言相向,给他们弱小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为了最大程度缓解这种二次伤害,蛟河法院创新家庭式审判环境,家事团队的部分法官取得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为家事案件的理性裁判注入人文关怀力量。

五、她们,是深入社区学校的普法工作者。

近年来,离婚案件、邻里纠纷、赡养抚养案件和未成年人犯罪等案件数量不断上升,蛟河市法院家事审判团队的法官们深知,思想上的误区导致行动上的偏离,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了解法律,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为了深入了解未成年人、人民群众对于法律的需求,从源头上减少未成年人犯罪、邻里纠纷等对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家事审判团队的法官们定期深入社区、深入学校、深入农村,为他们送去法律服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家事审判法官们相信,厚积定能薄发,每次普法宣传的一小步,终将推动社会和谐的一大步。

        她们行走在田间地头,也踏遍万水千山,她们用双脚一步步丈量这土地的深沉,也用热情一分分捂热当事人受伤的心。家长里短,邻里纠纷,她们不光是法庭上威严神圣的法官,也是邻居大爷大妈口中的“闺女”。她们用赤子之心点亮神圣的法徽,用实际行动兑现面对国徽郑重许下的承诺。只要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她们就一直在路上!

 
责任编辑:蛟河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