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误农忙生产,方便群众诉讼,6月5日,蛟河市法院专职委员盖昕宇及速裁巡回审判团队两个办案组主动来到案发地新站镇六家子村,在村委会利用近一天时间集中调解了30件追索劳动报酬纠纷系列案,当场将调解书发送到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手中,既有效地维护了村民们合法权益,又避免了当事人往返法院奔波之苦。
2015年-2016年期间,蛟河市新站镇六家子村刘某某等30名村民为新站镇某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务工,由于该公司经营遇到困难,导致公司没有及时给刘某某等人结算工资。在多次催要无果的情况下,刘某某等人将公司及黄某某、申某某起诉至蛟河市法院,要求给付拖欠30名村民工资款近20万元。
由于该系列案涉及人员较多,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群体性矛盾。蛟河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高度重视,加大诉前调解工作力度,由返聘的退休老法官王宗福及时接待刘某某等村民代表,了解、沟通情况,进行答疑解惑工作,并及时与被告进行联系沟通,积极引导双方通过调解方式解决问题,促使原、被告双方达成初步协议。为消除村民思想顾虑,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且考虑到正值农忙季节,专职委员盖昕宇及速裁巡回审判团队张海军、关宏志和两名法官助理及时赶到案发地新站镇六家子村。一方面,专职委员盖昕宇就村民们关心的给付时间及后续法律措施等问题,现场对村民们进行答疑解惑、释法明理;另一方面,办案人张海军就拖欠工资款数额、给付时间与被告进行沟通。最终,促使刘某某等30名村民与被告人达成了一致意见,明确了被告支付工资款的期限。办案法官在村委会办公室就近组织30名村民与被告逐一进行调解,并通过法院远程签章系统当场打印调解书,中午稍作休息、盒饭充饥,经过近6个多小时的紧张忙碌,30件欠薪系列案全部调解完毕,调解书当场发放到原、被告手中。
“这种在‘家门口’的便民办案方式,既不耽误我们干农活,又让我们学到了法律。” 原告刘某某代表村民们由衷地说出了心里话。该系列欠薪案件的成功调解,既维护了村民们合法权益,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确保农村当事人生产、诉讼两不误,达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最佳办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