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市法院坚持多举措多手段严惩“老赖”,全面向“执行难”宣战,努力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着力打通制约实现司法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执结案件234件,执行标的到位金额554余万元,其中,采取司法拘留17件,促使被执行人全部履行或达成和解8件,移送公安机关4件。
一是强化联动惩戒。将“老赖”纳入最高院网站“失信”名单,使其在政府采购、信用贷款及高消费方面受到限制,最大限度地压缩其规避生存和经营空间。由蛟河市委政法委牵头、法院、公安局联合下发文件《关于依法规范法院执行和公安局协助执行的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加强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在强化打击拒执犯罪、实施司法拘留等方面赢得大力支持。加强与金融部门、车管所等信用惩戒单位有效沟通,在查询存款、车辆、房产等方面相互通报信息,大大限制和压缩了被执行人的规避空间。
二是借力查控系统。充分利用执行指挥中心“总对总”查控系统,有效地破解了执行案件“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的难题。今年以来,已在网上查控810余件,网上查询财产150余万元,执结案件7件。在执行一起外省被执行人案件中,由于被执行人采取各种方式规避执行,致使案件一拖再拖。办案人依托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及时扣划在满洲里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并及时赶到满洲里为当事人一次性执行回款30752元,一起历经四年的跨省执行案件得到妥善执行。
三是公开曝光“老赖”。通过商业街、高铁站及法院办公楼临街三处LED “曝光老赖”,包括失信被执行人的照片、姓名、身份证号码、所“赖”被执行款、财产线索举报电话等信息,让“老赖”寸步难行、无处遁形,形成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促其主动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同时,提醒广大群众关注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情况,谨慎与之交易,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并希望广大群众积极提供失信被执行人行踪及财产线索,促进案件得到执行。
四是打击拒执行为。依法采取司法拘留、拒执打处、曝光“老赖”等一系列强制措施,以最大的声势,最严厉的措施,切实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5月23日凌晨组织开展集中拘留“老赖”专项行动,20多名由执行法官、执行助理、法警组成两个执行小组,兵分两路奔赴漂河、天北等乡镇,切实打击躲避执行、逃避执行的规避法律行为。从凌晨5时开始持续至11时,对5名“老赖” 进行司法拘留,现场查封被执行人石板材2件,对未在家被执行人下达传票3件,整个过程邀请新闻媒体、人大代表参与,营造了惩治“老赖”的执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