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市法院执行团队紧紧围绕 “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这一工作目标,多举措多手段严惩执行“失信”被执行人,全面向“执行难”宣战,努力维护当事人胜诉权益。
一是充分发挥网上查控系统。充分利用执行指挥中心“总对总”查控系统,有效地破解了执行案件“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的难题。在执行一起外省被执行人案件中,由于被执行人采取各种方式规避执行,致使案件一拖再拖。办案人依托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及时扣划在满洲里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并及时赶到满洲里为当事人一次性执行回款30752元,一起历经四年的跨省执行案件得到妥善执行。今年以来,已在网上查控810余件,网上查询财产150余万元,执结案件7件;
二是加大“失信”惩戒曝光力度。通过商业街、高铁站及法院办公楼临街三处LED “曝光老赖”,让“老赖”寸步难行、无处遁形。2017年以来,有选择性地公开曝光失信被执行人70人,有11人上榜失信“老赖”碍于舆论压力、面子过不去,主动联系办案人履行了法律义务。
三是将“老赖”纳入“失信”名单。将“老赖”纳入最高院网站“失信”名单,使其在政府采购、信用贷款及高消费方面受到限制,最大限度地压缩其规避生存和经营空间。2017年,在最高院网站发布失信被执行人350人,促使13件案件得以执结,结案标的额260多万元。
四是强力打击“失信”行为。以“集中打击拒执行为专项行动”为契机,依法采取查封、扣划、拘留等强制措施,严厉打击“失信”被执行人。2017年,司法拘留被执行人50人次,促使25件案件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法律义务或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执犯罪案件4件,有1件案件被执行人慑于刑罚打击履行了法律义务。
五是坚持多部门联动惩戒“失信”。由蛟河市委政法委组织召开全市基本解决执行难攻 坚会议,在全社会形成了法院主导、各部门配合的强力攻坚执行难的良好氛围。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单位的联动机制建设,在强化涉财涉众案件款物管理、打击拒执犯罪、实施司法拘留等方面,赢得大力支持。加强与金融部门、车管所等信用惩戒单位有效沟通,在查询被执行人存款、车辆、房产等方面相互通报信息,协调开展工作,大大限制和压缩了被执行人的规避空间。